新一輪國采落地,賽諾菲、AZ、恒瑞、齊魯等面臨調整!
隨著第五批國采靴子落地,賽諾菲、阿斯利康、輝瑞等外資巨頭,以及恒瑞、齊魯、正大天晴等一批國內企業,都面臨著降價后的銷售指標和團隊架構調整。這幾年,藥企銷售體系變化較大,半年、季度、月度調整成為新常態。
改革基本規律
按照“原料→生產→銷售→消費”的產業邏輯,在買方市場(供大于求)的環境下,消費決定生產。
因此,即使是傳統走OTC市場和通過海量廣告聚焦個人消費者的藥企,隨著消費者知識水平提升和接受廣告模式變化,而藥品廣告畢竟特殊,傳統廣告模式將愈發艱難。藥企,尤其是營銷能力強的藥企,更應當花時間、花精力好好琢磨消費者的需求與痛點。
本輪藥企改革會持續多久呢?筆者認為,主管部門具有強大的議價能力,藥企改革的基本規律可能是:
1.營業收入來自國家醫保占比越大的企業,受到的影響越大。
2.有仿制藥的醫保藥品均有被集采的可能,未來集采很可能通過“網絡集采”等新形式作為補充,提高部分藥品的集中采購效率,類似現在的互聯網拍賣。
3.即使是高單價的專利期藥品,若品類競爭激烈,均可能在國談中大幅降價。
4.孤兒藥或許受影響較少,但仍然會被要求逐年降價。
5.零售渠道不會孤立存在,未來可能參照集采價格、允許少量比例附加費加價的形式在零售渠道實施最高限價,藥企在報全渠道價格時會更慎重。
國內企業主動應變
面對醫改大環境,藥企有些被動應對,畢竟“多賺一天是一天”,但這不是長久之計。企業的利潤部門主要是研發和銷售,大部分企業目前還只是銷售團隊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研發團隊影響比較少。換言之,雖然集采競爭激烈,但影響還算不上暴風驟雨式,不至于讓企業研發也傷筋動骨。
既然“疾在腠理和肌膚”,對癥治療就好,多裁減銷售團隊,這是典型的“代理思維”。外企當然可以采用這種思維,因為中國市場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至于傷筋動骨,先看全球大局,再看中國市場。若因中國市場低價導致全球價格體系受到影響,則得不償失。因此,對外企銷售體系而言,“等”為上策。
但若國內企業也參考這種應對模式,則可能將自己置于“代理”的角色,而不是“企業家”。中國之企業,除外貿型企業,均應首先滿足中國需求,因此國內企業應當形成一種新的風氣,分析和探討人民的需求,找到自己在其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從活下來到再次引領改革,為新時期醫改貢獻自己的力量。
尋找新商業模式
業內關于國家本輪醫改的分析,普遍認為旨在從醫藥、醫保、醫療這“三醫”角度確立新的行業規則,回歸醫藥行業本質,并與國際接軌。這些分析之于醫藥企業,相當于“別人希望我要怎么樣”,對于“我要成為什么樣”的問題,則需要更多旗幟鮮明、擲地有聲的表態。
過去的日子,已經過去好幾年,未來的日子還長著。企業要明確:是成為仿制藥巨頭,還是奔向創新藥企,抑或無論成敗、雁過留痕足矣。即使全部做低價藥,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恰如拼多多模式,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另一個維度的自主集采。
有人吐槽:“一口水比一片藥貴。”如果我們一開始的研發目標就是做比一口水還便宜的質優藥,結果會怎么樣?公司和項目目標調整后,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某款藥品日治療費用達數百元,企業可以主動找醫保部門談項目,承諾數年內研發出來的供貨成本為十幾元,給予數年市場獨占期,或一定數額的保底采購量。
新的規則出現后,誰最早探索出一套可行、可盈利的商業模式,誰就可能活下來。而新的游戲關卡,會涌現出一些新的玩家,既有玩家的格局也會被打破,出現新的排位。販賣焦慮可以獲得流量,但不能推動醫藥行業和民族藥企的振興。
責任編輯:露兒
-
一批藥被查 涉維C銀翹片、阿膠…
一批藥被查 涉維C銀翹片、阿膠…...
-
高值耗材最高降價80% 涉雅培、波科、貝朗…
8月1日,云南省曲靖市舉行高值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集中采購第一批次中選產品企業簽約儀式。...
-
國家指令 整治所有醫院回扣 暗訪組出發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20年醫療行業作風建設工作專項行動方案》,這次方案的重點就是規范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行為,印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開始組織實施。...
-
醫藥代表系統學習產品知識的十個步驟
每個剛入行的醫藥代表初期都會接受公司大量培訓,產品知識培訓更是重中之重,不僅培訓而且還要考試。...
-
“3+6”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價格信息公布
吉林省政府采購中心消息發布《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用耗材(人工晶體類)聯合帶量采購文件(LH-HD2020-1)》(下稱《采購文件》),公布人工晶體類耗材的具體采購品種、申報價格等信息。 ...
-
首輪價格降幅低于42% 醫療器械企業直接淘汰
首輪價格降幅低于42% 醫療器械企業直接淘汰...
-
Q1最慘淡的兩大藥品領域,代表都離職了!
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國家,但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輸入病例不斷上升,加上中國本土還有不少無癥狀感染患者,這使得中國經濟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
某些藥企又要開啟新一輪裁員了
做代表難,今年更加難。除了國家級的帶量采購,省級也有帶量采購,感覺就像是夾縫中求生存。...
-
兩家外企大裁員,患教專員全部解散!
兩家外企大裁員,患教專員全部解散!...
-
執業藥師掛證,面臨終生逐出行業的巨大風險
執業藥師掛證,面臨終生逐出行業的巨大風險...
-
虛開發票2.5億,涉多家藥械企業(附目錄)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馬鞍山市稅務局發布的《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告2020年3月》顯示,51家企業涉嫌虛開發票,其中24家是藥械企業或相關資訊、服務企業。...
-
91家藥企收入公開:以嶺、科倫、康恩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沖擊力和沖擊面都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影響,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運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