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裁員開始!醫藥行業巨頭內部大調整
核心提示:據外媒披露,6月18日,總部位于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宣布裁員約2700多人。統計報告顯示,西門子全球的員工數量在6.4萬人左右,這次裁員占其總量的4%。
西門子、GE宣布裁員。
西門子全球裁員1.4萬人
據外媒披露,6月18日,總部位于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宣布裁員約2700多人。統計報告顯示,西門子全球的員工數量在6.4萬人左右,這次裁員占其總量的4%。
更值得主要注意的是,今年5月7日,西門子宣布將油氣與電力集團分拆上市,到2023年計劃裁員1.04萬人,以達到節省20多億歐元的目的。
去年9月,因調整生產線,西門子曾宣布在德國地區裁員2900人。更早之前的2015-2017年,西門子也發布過多次裁員計劃。
究其原因,西門子公開聲明表示,從全球來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公司的原有市場受到了擠壓,致使營收不如預估的良好。
GE曾裁員1.2萬人
被國際市場變化所波及的企業不僅僅西門子一家。
6月17日,通用電氣(GE)發出公告,計劃在兩個瑞士工廠削減約450個工作崗位,來應對全球能源市場面臨的變化。
今年5月底,GE在法國裁員1000人。
2017年8月宣布計劃在全球裁員1.2萬人。當時,新CEO上任后宣布:未來通用電氣將專注三大業務:航空、電力和醫療。通用電氣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30幾萬員工覆蓋了軍工航空到金融醫療等8大產業板塊。也就是說有5大產業板塊都面臨瘦身壓力。
眾所周知,因市場份額和銷售成績被醫療界稱為最有影響力的三巨頭是:GE醫療GE Healthcar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被業界稱為“GPS”。
目前,賽柏藍器械尚未從官方渠道確認關于西門子醫療與GE醫療的重大裁員消息,但是受經濟環境和產業發展變化影響,裁員波潮已經波及大健康領域。
華大基因襲來裁員潮?
5月13日,《中國企業家》披露,華大基因控股股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有裁員、資產剝離等動向。報道稱,華大健康顏質項目被剝離,華大海洋70%股權被香港上市公司義合控股收購。
據悉,顏質項目隸屬于華大健康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陸續推出了醫學護膚品套裝、膚質抗衰老基因檢測產品、皮膚健康保險等。
與此同時,業務調整帶來的裁員接踵而至。據離職的華大控股中層員工表示,自開年以來,華大控股就開始較大規模的裁員。且華大內部很多部門都有裁員的情況,其所在的部門裁員三分之一。
5月14日,華大基因回應健康界稱,裁員潮不存在,人員調整是由于“戰略聚焦”的經營策略帶來的正常流動。但這波“疑似裁員潮”也引發了市場的動蕩,作用在股價波動上。以5月14日的收盤數據為例,華大基因市值從最高點的突破千億下滑至約251.78億元。
藥企裁員37%員工,解聘CEO
5月末,一家研發乙肝疫苗和免疫類藥物的公司Dynavax宣布退出免疫腫瘤產品線研發,裁員82人,占目前公司員工總數的37%,并解聘首席執行官。
據行業媒體FierceBiotech報道,這些舉措將在商業化階段創建一個更加精簡的發展模式,更好的專注于銷售公司的明星產品乙型肝炎疫苗HEPLISAV-B。此次裁員將使Dynavax的裁員成本增加約550萬美元,但該公司預計從長遠來看會節省資金。
正如此前醫藥營銷專家史立臣曾分析的一樣,目前,全球醫藥行業都處于快速的轉型期,很多藥企的大批專利藥到期,鼎盛時代終結,全球進入仿制藥競爭的高峰期,為了應對新的競爭環境,藥企都紛紛調整戰略,剝離主營業務,強化主營業務。
但這也不必恐慌,曾有上市公司高管對賽柏藍表示:行業的變化會促使企業開發新的業務,此時人員配備非常重要,企業會有相應的結構調整,裁一部分人,再進一部分人。
責任編輯:露兒
-
知名兒童退燒藥,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使用
3月17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多條藥品注銷公告,安乃近滴劑、小兒解熱栓、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等多個藥品被注銷藥品注冊證書,即日起停止生產、銷售、使用。...
-
多家知名藥企拆分業務
開年僅僅一月多,就有不少藥企宣布拆分業務,未來制藥行業走向如何?...
-
中藥、膳食……新冠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建議來了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加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康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日前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導建議(試行)》,從中藥、中醫適宜技術、膳食指導等方面提出詳細建議。...
-
醫藥代表太難了!多個醫藥代表被感染!多家藥企調整工資標準
這個冬天,很冷。疫情的爆發使藥械行業深受影響,打亂了很多人的工作計劃,讓人難過的是,多地多個藥械銷售代表已確認感染新冠肺炎。...
-
醫藥行業更新迭代 多家知名藥企高管辭職
醫藥行業迎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經歷著各大藥企的人事變動。...
-
多家知名藥企,高管辭職
醫藥行業迎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經歷著各大藥企的人事變動。...
-
口罩遲遲不發貨?一些企業被指假借賣口罩推廣APP
疫情之下,口罩難求,一些宣稱有貨源的企業通過自家APP售賣口罩。但有不少消費者近日向《工人日報》記者反映,下載幾款APP注冊并下單后發現,商家先是遲遲不發貨,過了幾天又強制取消訂單,懷疑企業沒有貨源或者貨很少,借賣口罩之名行推廣APP之實。...
-
跨國藥企新動態:業務拆分、高管調整、裁員……
近日,多家大型跨國藥企在公布財報的同時紛紛對外展示新的業務增長策略,以重組、拆分、裁員等行為進行企業內部調整,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來實現業績增長。...
-
十幾家藥企調整獎金政策!
和大眾的行為沒有什么區別,醫藥代表小伙伴們的實際行為也是受制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作為內部準備狀態的態度,我們也稱之為動機,疫情時期的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是存在于外部的情境壓力,比如公司給予的獎懲或者生活的壓力。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是態度與情境壓力二者的函數。...
-
醫院新規:查醫藥代表 掛鉤產品
大醫院嚴查醫械代表再升級!私下接觸醫務人員,直接停止采購公司代理產品。...
-
編外人員被收保證金?醫院取消編制大勢所趨
看到一家縣級醫院向編外人員收取5000元工作保證金,限時不交清者,醫院不再使用,老徐認為:編制制度或早已不適應醫院發展需要了。...